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6-3-27 19:45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本帖最后由 江少宾 于 2015-8-27 16:36 编辑
沁园春·给反毛小丑画像
寒冬腊月,何处爬来,屎郎蛉螟?是汪贼余孽?蒋帮遗少?后裔匪霸?倭寇蛆蝇?煞似蟑螂,貌同鸭鼠,杂畜三两岂变精?刀举起,管蜈蚣獾鼬,狼狈狐朋! 主席伟业恢宏,三山倒,举国齐庆腾。使五毒殆尽,贪腐消敛,列强丧胆,气正风清。卜算梅姿《1》,沁园雪意《2》,拂扭乾坤玉振声!晨曦里,笑豺犬吠日,愈吠越明。
《1》卜算梅姿:《卜算子?咏梅》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是比较复杂的。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际上的反华势力也十分猖獗。新中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1961年12月,毛泽东在广州筹划即将召开的中共中央扩大会议,闲暇时,他读了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词,受到启发,联系国际政治斗争风云,“反其义而用之”,创作出这首词,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对此,郭沫若曾经说过:“主席的词写成于1961年11月,当时是美帝国主义和他的伙伴们进行反华大合唱最嚣张的时候,主席写出了这首词鼓励大家,首先是在党内传阅的,意思是希望党员同志们要擎得住,首先成为毫不动摇、毫不怕寒冷的梅花,为中国人民做出好榜样。斗争了两年多,情况好转了,冰雪的威严减弱了,主席的词才公布了出来。不用说还是希望我们继续奋斗,使冰雪彻底解冻,使山花遍地烂漫,使地上永远都是春天。”写一首词,应该是有感而发的,毛泽东在读了陆游的词之后,就是反陆游原词的消极悲观,格调低沉,而为积极乐观,充满希望和信心,敢于斗争,正视胜利;反陆游原词的孤芳自赏,自命清高,而为谦逊虚心,不计名利,完全彻底为人民、为革命的精神,从而塑造出全新的梅花形象。《毛泽东诗词》·卜算子·咏梅 :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2》沁园雪意: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前往重庆谈判。毛泽东在重庆期间,应当时的诗人、民主人士柳亚子要求,写了一首词,名曰《沁园春·雪》。这首词历来被大陆教科书奉为经典的文学作品。但同样精通诗词格律的蒋介石看后,却异常愤怒。
在1945年的国共谈判期间,毛泽东发表了他那篇《沁园春·雪》词后,外界纷纷唱好。蒋介石找来同乡心腹、国民党中央执委、中央政治局会议秘书长、总统府国策顾问、被称为“国民党内一支笔”的陈布雷。
蒋介石问:“布雷先生,你看毛泽东这首《沁园春》词,是他作的?”
陈布雷点头回答道:“是的。”
蒋介石又问:“你觉得此词写得如何?”
陈布雷回答说:“气度不凡,真有气吞山河如虎之感,应该说是当今诗词中难得的精品。”
蒋介石再追问:“难道就没有不尽如人意处?譬如在音韵方面,对历史人物评价等方面。”
不料,陈布雷从诗学角度如实对蒋介石说:“我细细看了看,没有什么毛病。至于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因为是诗词,也只好这样说了。据我所知,毛泽东对中国古代文学和古代历史是非常精通的,填词作诗,算不得什么难事。”
蒋介石听了非常生气,他说:“我看他的词有帝王思想,他想复古,想效法唐宗宋祖,称王称霸。”
陈布雷回答说:“这个嘛,倒是有的。”
蒋介石:“那好,你赶紧组织一批人,写文章以评论毛泽东诗词的名义,批判他的“帝王思想。要让全国人民知道,毛泽东来重庆不是来和谈的,而是为称帝而来的。”
一时间,重庆的媒体开始向毛泽东发起“口水攻击”。当时,国民党中宣部还曾通知各地各级党组织,要求会咏诗作词的国民党党员,每人写一首或数首《沁园春》,并告之,中央将在写得好的词作中选择几首意境、气势和文笔超过毛泽东的,以国民党主要领导人的名义发表,将毛词比下去。
据不完全统计,毛泽东的词刊发后不长时间里,国民党控制的《中央日报》、《和平日报》、《文化先锋》、《益世报》等报刊登出了此类词近三十首。没想到,当陈布雷捧着一叠征集来的词稿请蒋介石过目时,蒋介石不屑一顾地说:“你们的词,带有一股从棺材里发出来的腐臭味,怎么能和毛泽东比?”
zhangjiping0027 先生叹曰:漫天飞雪舞神州,蜡象银蛇签上筹;席扫蒋军八百万,一词天赋迫人羞。
水乡流霓 先生诗感慨: 一阕新词分外娆,蒋公党国逊风骚。延河雪后升红日,天下谁人不折腰?
|
|